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09:15:33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2003年化纤原料关税减让对产业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1/2/2003

     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3000多个税目的税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化纤及原料的进口关税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减让。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分析员王松林最近就2003年化纤类产品关税减让的情况及可能对化纤工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单位:%
-----------------------------------
货品名称 2002 2003   降度       备注 
-----------------------------------
PX      5    4  20 
PTA  12.8 11.8   7.8 预测明年PTA关税在8%左右
MEG   8.8    7  11.4   
PET  12.8 11.8   7.8   
涤纶长丝 11.4  8.2  28.1   
涤纶短纤 10.6  7.8  26.4   
AN    6.5  6.5     0   
腈纶    8.3  6.7  19.2   
CPL  10.8    9   9.3   
锦纶   10.6  7.8  26.4   
-----------------------------------
  分析以上关税减让表,可以看出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原料关税的总体水平高于纤维,平均下降程度小于纤维。化纤原料平均下降幅度为9.7%,降幅最大的是PX,为20%,降幅最低的是丙烯腈,下降幅度为0。化学纤维关税的平均降幅为25%,其中涤纶长丝降幅最大,为28.1%。
  我国化纤原料与纤维关税的结构性问题一直存在。例如:2002年PTA、涤纶和涤纶纱的法定关税分别为12.8%、10.6%和11.4%;己内酰胺、锦纶的法定关税分别为10.8%和9.8%。根据国际惯例,应该是初级产品的关税低于制成品的关税,原料的关税低于下游产品的关税,以便充分保护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而我国从发展国内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直在原料方面维持较高的关税。这种情况的积极方面在于有助于保护我国原料产业,国内原料企业与跨国石化企业相比,无论从规模还是竞争力上均处于弱势;消极方面则突出表现在有可能诱发投资热潮,新一轮的PTA投资热潮就是明显的例子,还会明显提高纤维制造业和纺织行业的生产成本。
  二、关税水平依然高于亚洲其它国家。
  合纤原料:韩国是8%,与日本差不多,台湾等东盟成员处于5%以下的低水平,只有印度维持着25%的较高水平。2003年,中国的原料关税综合水平为8.3%,仍高于其他亚洲国家。
  合纤长短纤维、纱线:台湾是化纤生产国中关税最低的,但较去年有所上调,(从1.25%调至1.5%,3.0%调至4.0%);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10%以下,与日本差不多;印度仍维持20%的高关税。
  我国进口化纤产品主要来自我国台湾、韩国和日本,加之其均是化纤原料的生产地,纤维成本要低很多,因此能以较低价格进入我国,对国内合纤工业形成很大冲击。因此,维持一个较高的化纤原料关税水平不利于下游产业的发展。
  亚洲各国化纤制品关税率比较如下:
-------------------------------
产品名称  韩国 中国台湾  泰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马来西亚 
-------------------------------
合纤原料
  CPL   8.0    1.0   5.0     0   25.0    5.0 
  PTA   1.0      0  25.0  20.0 
  EG    1.0      0  25.0  10.0 
  AN    1.0    5.0  15.0   5.0 
合纤短纤
 涤纶    8.0    1.5  10.0   5.0   20.0    20.0 
 丙烯      0 
合纤长丝
 尼龙    8.0  1.5-4.0  10.0   5.0   20.0  5.0-20.0 
 涤纶   25.0  
合纤纱线  8.0    4.0  10.0   5.0   20.0    10.0 
-------------------------------
  众所周知,对于化纤生产企业而言,降低原料关税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于化纤原料生产企业而言,降低原料关税虽然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业者分析,因关税减让形成的化纤原料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有助于降低原料投资热情。以2002年国内的新建PTA装置热潮为例。在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内PTA一直供不应求,PTA的进口依存度始终很高。随着聚酯工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对PTA的需求与日俱增,过高的关税使聚酯工业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因此,最近国内很多聚酯企业开始把资金投向PTA项目,且规模较大。如果任由这种投资热情继续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出现国内PTA供应过剩,导致PTA企业陷于困境。这一点应引起有关部门及业界的关注。